很多弱電圈的朋友經常提到網絡故障,其中在交換機組網時常見的故障比較多,為了便于大家排除這些故障,在此介紹一些常見的典型故障案例及處理思路。
故障1:交換機剛加電時網絡無法通信
【故障現象】
交換機剛剛開啟的時候無法連接至其他網絡,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可以。另外,需要使用一段時間之后,訪問其他計算機的速度才快,如果有一段時間不使用網絡,再訪問的時候速度又會慢下來。
【故障分析】
由于這臺交換機是一臺可網管交換機,為了避免網絡中存在拓撲環,從而導致網絡癱瘓,可網管交換機在默認情況下都啟用生成樹協議。這樣即使網絡中存在環路,也會只保留一條路徑,而自動切斷其他鏈路。所以,當交換機在加電啟動的時候,各端口需要依次進入監聽、學習和轉發狀態,這個過程大約需要3~5分鐘時間。
如果需要迅速啟動交換機,可以在直接連接到計算機的端口上啟動“PortFast”,使得該端口立即并且永久轉換至轉發狀態,這樣設備可以立即連接到網絡,避免端口由監聽和學習狀態向轉發狀態過渡而必須的等待時間。
【故障解決】
如果需要在交換機加電之后迅速實現數據轉發,可以禁用擴展樹協議,或者將端口設置為PortFast模式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這兩種方法雖然省略了端口檢測過程,但是一旦網絡設備之間產生拓撲環,將導致網絡通信癱瘓。
故障2:5口交換機只能使用4口
【故障現象】
辦公室中有4臺計算機,但是只有一個信息插座,于是配置了一臺5口(其中一口為UpLink端口)交換機。原以為4臺計算機剛好與4個接口連接,1個UpLink端口用于連接到局域網,但是接入到網絡之后,與UpLink端口相鄰的1號口無法正常使用。
【故障分析】
UpLink端口不能被看作是一個單獨的端口,這是因為它與相鄰端口其實就是一個端口,只是適用的連接對象不同而已。借助UpLink端口,集線設備可以使用直通線連接至另外一個集線設備的普通端口,這樣就不必使用交叉線。
交換機和集線器的芯片通常為×4,所以集線設備端口大多為4口、8口、16口、24口等,如果制作成5口,就會浪費3個模塊,從而增加成本。
【故障解決】
將4口交換機更換為8口交換機,即可解決故障。
故障3:“COL”指示燈長亮或不斷閃爍,無法實現通信
【故障現象】
局域網中計算機通過集線器訪問服務器,但是某日發現所有客戶端計算機無法與服務器進行連接,客戶機之間Ping也時斷時續。檢查集線器發現“COL”指示燈長亮或不斷閃爍。
【故障分析】
“COL”指示燈用于指示網絡中的碰撞和沖突情況?!癈OL”燈不停閃爍,表明沖突發生;“COL”燈長亮則表示有大量沖突發生。導致沖突大量發生的原因可能是集線器故障,也可能是網卡故障。一般情況下,網卡出現故障的可能性比較小,因此將重點放在對集線器的排除方面。
【故障解決】
更換集線器,網絡恢復正常。